作者 | 谢明宏
编辑 | 李春晖
如果说广电总局 8 月(yuè)下旬对“广电 21 条”的详解是对(duì)历史剧的解绑,9 月 2 日的最新解读(jiě dú)已完全是一派鼓励了。
从“取消(qǔ xiāo) 40 集上限”、“不严格限制古装剧数量”、“一般(yì bān)历史题材电视📺剧,有历史顾问前期介入(jiè rù)保证作品严谨性即可”,到“压缩涉案剧(jù)、现偶、古偶剧的立项比例,倡导行业打造(dǎ zào)更多优秀的现实题材和历史(lì shǐ)题材作品”,时隔数年,历史剧这回是真要(zhēn yào)“回宫”了。
春江水暖鸭先知,目前公布的(de)历史剧项目已相当丰富。包括《秦谜》《风禾尽起(fēng hé jìn qǐ)张居正》《两京十五日》《大唐赋》《大汉赋》《太平(tài píng)年》……其中既有爱💗奇艺、腾讯视频这样的(de)平台加码,也有央视总台的出品(chū pǐn)牵头。

距离硬糖君上一次整体复盘历史剧(lì shǐ jù)()已经过去 4 年,而距离世纪初由(yóu)《康熙王朝》《汉武大帝》《走向共和》《大明王朝 1566》掀起(xiān qǐ)的历史剧浪潮,更有快 20 个年头(nián tóu)。也难怪广电要着急重拍四大名著、倡导(chàng dǎo)历史剧来给年轻一代“加餐”。80、90 后有多少(duō shǎo)历史初印象都是电视📺剧里看来(kàn lái)的。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剧,纵然(zòng rán)经典犹在、高山仰止,但每个时代的主题(zhǔ tí)不同,对历史自然也有不同感触(gǎn chù)。
当年这批经典历史剧都在锐意改革。康熙(kāng xī)平三藩,雍正摊丁入亩,汉武帝要儒学独尊(dú zūn),清廷要搞洋务,就连一向懒政(lǎn zhèng)的嘉靖皇帝也发动了“改稻为(wèi)桑”的大项目,希望不同派系的(de)臣子来支持。这些历史剧对应的是(shì) 90 年代以来的改革发展,现实里的(de)人们争分夺秒,历史剧里的君王也要(yào)不落人后。

而在普遍怀念经济上行期(xíng qī)的当下,历史剧的镜头又该对准(duì zhǔn)哪些雄主、哪些朝代呢?俗话说“守业更(gèng)比创业难”,拍拍朝代中段的守成(shǒu chéng)君王,是不是也就具有了当代性(xìng)和当下性。
新的人民史观
传统(chuán tǒng)历史剧深受大历史观影响。聚焦帝王将相的(de)宏大叙事,本质上是一种新历史主义(lì shǐ zhǔ yì)与精英史观的混合体。点开《康熙王朝(wáng cháo)》,打了羊胎素的斯琴高娃老师🧑🏫声音嘹亮(liáo liàng),言必“我孝庄”如何。被她一激的(de)陈道明不甘示弱,拿腔拿调的演出曾被奉为圭臬(fèng wéi guī niè)。
当年的演技炸裂桥段,用今天的(de)目光审视,有时是些许癫狂过火的(de)。陈道明在《康熙王朝》三个临时起意的(de)安排:用茶水泼索额图、扇大阿哥巴掌(bā zhǎng)、自己扇自己巴掌,过去被狠夸(kuā)老戏骨,现在看还是少了焦晃那种(nà zhǒng)松弛感。记者采访:听说您当时入戏(rù xì)很深。陈道明:放屁,朕没有!
短视频(shì pín)最近流行 COS 刘邦和吕雉,多少反映了(le)群众史观的变化。刘邦不再是绝对(jué duì)大男主,黑化后的吕雉让人过目不忘(guò mù bù wàng)。网友既在模仿中感慨帝王夫妻(fū qī)的婚姻围城,也肯定了吕雉在(zài)汉初政局中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
《史记(shǐ jì) · 高祖本纪》里刘邦安排身后事,萧何之后(zhī hòu)用曹参、王陵、陈平,周勃当太尉辅助(fǔ zhù)。吕后再想问,却被刘邦怼(duì)了一句:“此后亦非而所知也!”后面(hòu miàn)的事不该是你知晓了。司马迁(sī mǎ qiān)的笔意,似乎隐藏了刘邦对吕雉(lǚ zhì)的轻视和些许忌惮。今天的抖音(dǒu yīn)评论区,人们把这对开国夫妻(fū qī)称为“恶龙黑凤”。对戚夫人的处理,也(yě)被说“杀的不是情敌,是政敌(zhèng dí)。”
女性在传统政治史里往往被忽略(hū lüè),新的人民史观重新审视了她们(tā men)的价值。吕后完全有能力治理天下(tiān xià),是唯一被列入帝王本纪的皇后(huáng hòu)。卫子夫也不再是过去苦命的荡秋千(dàng qiū qiān)形象,而是轰轰烈烈的一生。歌女出身的(de)她,给大汉王朝带去了史上(shàng)最强嫁妆“大汉双璧”。巫蛊之祸(huò)的最后时刻,仍然发动兵变拼死一搏——搏成(bó chéng)了是大汉太后,搏输了认命悬梁(xuán liáng),多么老辣的政治手腕。
如果说吕后、卫子夫(wèi zi fū)的翻案是人们更加认可了作为(zuò wéi)“政治动物”的女性,游戏《明末:渊虚之羽》的(de)翻车,则显示了当下群众对一些(yī xiē)历史时期有了更明确的价值(jià zhí)倾向。“相当于你玩一款叫保卫南京(nán jīng)的游戏,结果发现自己的武器是武士刀(wǔ shì dāo)。”玩家对创作者把王承恩、崇祯做成反派(fǎn pài)强烈不满,认为崇祯在明末风雨飘摇的政局(zhèng jú)中的作为值得肯定,王承恩殉难更是(gèng shì)节义的体现。

聚焦清末民初的《人生(rén shēng)若如初见》面对的情况则要(yào)复杂些。有观众认为剧集美化了(le)清廷改革派贵族,当然也有观众反驳(fǎn bó):站在主角身份和立场他做(zuò)的事在情理之中,要意识到历史(lì shǐ)人物有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(jú xiàn xìng)。
社交媒体赋予了公众参与历史阐释(chǎn shì)的权利,不同群体对历史的“合法性(hé fǎ xìng)”进行着解释权的争夺。观众不再满足(mǎn zú)于被动接受历史评价,而是通过代入(dài rù)历史人物寻找新的身份认同。这(zhè)无疑给历史题材创作带来了更(gèng)难把握的舆论风险,却也意味着(yì wèi zhe)更大的创新空间。
史学成果的转化(zhuǎn huà)
史学成果的转化,反映在文娱内容(nèi róng)领域总有一定的滞后性。比方说,复旦大学的(de)几位学者联合发文论证马王堆的“妾(qiè)辛追”实为“妾避”的误读,但(dàn)民间话语依旧“辛追妇人”满天飞。
二月河的(de)落霞三部曲创作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(jiǔ shí nián dài),影视化时已经是世纪初。八(bā)九十年代的历史小说,是思想解放、文化寻根(xún gēn)、叙事探索的时代产物。主打一个英雄(yīng xióng)史观和文学虚构的结合,属于雅俗共赏(yǎ sú gòng shǎng)的大众文化产品。宵衣旰食的四大爷进行(jìn xíng)赋税改革是“雅”,让满蒙八旗都(dōu)抵不过的年妃卸甲就是典型的(de)“俗”了。

而新拍历史剧如何从(cóng)学术中汲取营养,硬糖君认为就(jiù)离不开李硕的《翦商》、李开元的《秦谜(qín mí)》《秦崩》《汉兴》以及仇鹿鸣的《魏晋之际的(de)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》了。这些商周(shāng zhōu)史、秦汉史、中古史书📖籍的走红,显然(xiǎn rán)暗合了当代观众的审美和集体(jí tǐ)意识。
《封神》电影🎬第一部上映时,网友都(dōu)在借《翦商》分析那段光怪陆离的 3P 隐喻(yǐn yù)。该书📖引入考古人类学的视角,颠覆了(le)关于商周的刻板印象。不是礼乐浪漫(làng màn),而是血🩸淋淋的“在祀与戎”。从(cóng)某种意义上说,商与周更像是部族兴衰(xīng shuāi),而非传统的朝代更迭。

以往的魏晋(wèi jìn)政治研究,常采用“政治集团”和“党争(dǎng zhēng)说”作为范式。但动不动就把一群(yī qún)人划为某个集团,显然忽略了复杂多变(fù zá duō biàn)的政治和人事关系。通过对河内司马氏(sī mǎ shì)等家族政治策略和人际运作的(de)梳理,仇鹿鸣的研究让我们对某个(mǒu gè)事件节点的变化感知得更为立体(lì tǐ)。
新时期的历史剧也应如此。不再(bù zài)仅仅关注那些非黑即白的政治(zhèng zhì)斗争和军事冲突,而是能深入到历史(lì shǐ)人物所处的具体社会关系与情境中(zhōng)去理解他们的选择与行动。政治(zhèng zhì)格局不再是几个重要人物的吆喝(yāo hē)呐喊,而是一个由家族、婚姻、交游、门生故吏(mén shēng gù lì)等关系交织成的动态网络。
曾有(yǒu)网友在知乎问“楚考烈王是秦昭王女婿(nǚ xù)的说法出处是哪里”,硬糖君的(de)答案是“李开元瞎编的”。由于没有(méi yǒu)任何史料支持这种说法,李氏在《末代(mò dài)楚王史迹钩沉 - 补昌平君列传》一文(yī wén)中大胆假设,云“关于熊🐻元在秦国(qín guó)娶妻生子的事情,史书📖上没有记载。不过(bù guò),史书📖上没有记载的事情绝不等于(děng yú)没有。对于有些失载的往事,我们可以(kě yǐ)根据间接的史料作合理的推测(tuī cè)和补充。”
对于严谨的学术研究,李先生这种(zhè zhǒng)“拉郎配”显然不够严谨。但拍历史剧,反而(fǎn ér)应该学会这种缝补材料空隙的方法(fāng fǎ)。尤其是宋以前的朝代,因为资料(zī liào)不够丰富,拍成剧必须拥有一些想象力。
硬糖(yìng táng)君说的想象力,不是 59 岁的刘晓庆在(zài)《隋唐英雄传》里被小 23 岁的郑国霖(zhèng guó lín)喊丫头,而是杨广女儿👧嫁给李世民,那么(nà me)在隋亡之后她的心态,就需要(xū yào)补遗。是东亚人最擅长的“恨海情天(qíng tiān)”,还是李沁在《楚乔传》里饰演的亡国(wáng guó)公主,这正是史学家欠缺而编剧需要(xū yào)着力润饰的地方。

政治生活的日常化(rì cháng huà)
武则天应该像庆奶那样霸气逼人,还是咏梅(yǒng méi)在《风起洛阳》里那样不威而怒(nù)。晚年康熙应该是陈道明那样到处给(gěi)儿子👦扇比逗,还是焦晃那样“胤(yìn)礽你先说”。慈禧到底是田中裕子(tián zhōng yù zi)那样的富贵老太,还是吕中的“我要(wǒ yào)洋人死”。这些历史人物形象的反差,关乎(guān hū)新史观的共识,也关乎每个时代(shí dài)的流行范式。
让咏梅穿越到 1995 年(nián)的《武则天》里,静水流深的表演肯定(kěn dìng)让那会儿的观众觉得不过瘾。把(bǎ)刘晓庆放在《风起洛阳》,又明显叽叽喳喳过于(guò yú)吵闹。这就是不同时代历史剧的“面孔(miàn kǒng)割裂”,这种割裂的深层原因则是(shì)“原叙事”的出发点和导向不同。

旧(jiù)历史剧擅长通过战争、政变等“断裂性(xìng)事件”塑造戏剧冲突,“戏眼”在各种“点(diǎn)”上,点与点之间的连接却(què)不够紧密。逢政变必密谋,要打仗(dǎ zhàng)就斗心眼,完全不顾及为什么是这(zhè)几个人密谋,两边为何要打起来(qǐ lái)。只有炮仗燃起来的噼里啪啦,缺乏引线(yǐn xiàn)徐徐发展的水磨工夫。
新历史剧要想(xiǎng)有所突破,硬糖君认为有三个方向可以(kě yǐ)考虑。
一是,守成时期的政治常态。《星汉(xīng hàn)灿烂》虽属古偶,但其中保剑锋饰演的(de)光武帝,周旋于世家大族的举步维艰,实为(shí wèi)布迪厄场域的具象化。皇帝只是这场棋局(qí jú)中的博弈者,而非绝对主宰。拍多(pāi duō)了开国皇帝和末代窝囊,不妨多(duō)考虑中段的“守业者”。别老是太祖太宗(tài zōng),咱也来点仁宗、宣宗、高宗。
恰似诺(nuò)贝特 · 埃利亚斯撰写的《宫廷社会》,礼仪(lǐ yí)、婚姻、日常决策里就存在权力规训(guī xùn)和渗透。路易十四拥有巧妙的政治手段(shǒu duàn),使得穿袍贵族和佩剑贵族都受制于(shòu zhì yú)他。而路易十六最大的错误是把(bǎ)自己卷入派系斗争,让国王、穿袍贵族(guì zú)、佩剑贵族三足鼎立,结构僵化阻碍了改革(gǎi gé)的进展,最终导致法国大革命爆发。换言之(huàn yán zhī),未必要你砍我头才是(shì)历史剧,双方贵族嘲笑对方穿着也可以(kě yǐ)是一种叙事图景,还更能让(ràng)当代人理解代入。
二是,聚焦小人物的历史(lì shǐ)能动性。近年来马伯庸作品屡屡被改编,就是(jiù shì)源于微观史和宏大历史的交织(jiāo zhī),通过普通人的体验去传递时代情绪(qíng xù)。但今夏《长安的荔枝》表现不尽人意,倒(dào)是普通人取经的《浪浪山小妖怪》成为暑期(shǔ qī)档榜眼。马伯庸事无巨细而全无进展,小人物(xiǎo rén wù)一通操作而无关宏旨,如何让普通人在(zài)大历史里活出意义,仍须思量。

最后(zuì hòu),危机叙事需要多元化。新历史剧必须为(wèi)主人公的成功或失败,找到比文综答案(dá àn)更丰富的理由。除了军事危机,还(hái)可以把主题放到制度危机上。比如(bǐ rú)唐代府兵制的崩溃,南北朝胡汉融合的(de)螺旋式前进,明代驿传系统导致的信息(xìn xī)延迟等。历史不再是一个个节点,而应(ér yīng)是一个连续的过程。
一言以蔽之,历史剧需要(xū yào)突破“事件中心主义”,转向制度史、物质史(shǐ)与人际史的融合。走出“帝王教科书📖(jiào kē shū)”,才能对人类处境进行更深刻的(de)观照。
阅读往期热文
「娱乐硬糖」现已入驻(rù zhù)
猫眼电影🎬丨腾讯新闻丨网易新闻(xīn wén)
人民号 | 微博 | 触电新闻 | 商业新知
虎🐯(hǔ)嗅 | 钛媒体 | 知乎 | 界面 | 趣头条
21 CN 看荐(kàn jiàn) |U C 头条 | 搜狐🦊公众平台